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7 焦点卢汉斯克(下) (第3/8页)
反正托洛茨基是不太同意这样的意见,他说道:“莫斯科是革命的巨大中心,这里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意义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察里津可以比的。只有攻占了莫斯科他们才有可能复辟,我很难想象,我们的敌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放着莫斯科不管,却关注一个小小的察里津,他们难道傻了吗?” 托洛茨基也像列宁那么忽然提高的语调:“我认为,敌人只能进军莫斯科,只有拿下哈尔科夫,才能达成他们那些阴险的目的。错误的关注察里津是不恰当的,这是一大失误!” 托洛茨基的发言等于是直接向列宁挑衅,在这个问题上两位导师大人的分歧之大,几乎是难以弥合的。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儿,处境被动的托洛茨基必须要通过积极的动作来挽回颓势。而现在,他觉得列宁犯了明显的错误,战略的重点当然只能是莫斯科,不关注莫斯科,不保卫莫斯科,这不是脑残吗? 不过列宁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是有其道理的,他有些认同罗科索夫斯基的意见,哈尔科夫—莫斯科方向本来就是重兵布防(为防备德国人的二月攻势),以叛军当时的兵力,向在这一线上杀开一条血路,难度是非常高的。 如果叛军足够聪明,那么就不应该以卵击石,柿子要挑软的捏不是。现在叛军所需要的,是通过一些列的胜利壮大声势,好扩展实力。一开始就在哈尔科夫碰一个头破血流,这有什么意义? 相反,向东发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本来就是软肋,防御薄弱,从这里下刀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一旦成功不光能够沟通远东方向,还能掀起连锁反应,这样的选择难道有什么不对? 其实,这场争论的焦点问题恐怕是速胜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