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 发动机之争(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 发动机之争(下) (第6/9页)

    可是让列宁支持托洛茨基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李晓峰都是他的人,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一来二去的,这个事儿就僵持下去了,列宁选择了不发表意见,他准备让时间说话,如果德国人真的帮忙弄好了am-34那自然也没什么说的,到时候帮忙维护李晓峰一下,让托派不能打落水狗就行了。而如果am-34在规定的时间内搞不定,那他要做的就是同意引进法国技术,至于图哈切夫斯基,嘿嘿,那是托洛茨基需要cao心的问题了。

    那么am-34究竟能不能很快解决问题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不能,装备tb-3轰炸机的am-34问题重重,直接导致了tb-3前三次定型失败。断断续续一直折腾到1935年am-34才算开始稳定可靠。而后来大放异彩的am-34frn(也就是am-35)一直到1938年才算搞定。

    也就是说在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时间内,am-34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tb-3上不断的出事之后,米库林和am-34所面临的压力将会非常大,自然支持am-34反对引进法国技术的图哈切夫斯基也会亚历山大。

    这还是不是全部,图哈切夫斯基对于am-34的信心大部分来源于德国,寄希望德国技术人员帮忙解决技术问题。可他真心是赌错了,从希特勒上台开始,德国和苏联之间延续了十年的技术合作蜜月期就进入了尾声,大批的合作项目被终止,德国技术人员也被陆续召回。图哈切夫斯基过于指望德国人帮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对此,李晓峰自然是心知肚明,很快小胡子就会给图哈切夫斯基泼一盆冷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