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4 西南方面军的纷争(上) (第7/8页)
并不好,鏖战已久,损失也比较大,这个时候士气一般都是比较成问题的。作为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必须确保士气不会垮掉。而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想做到这一点无疑是相当难的。 试想一下你肚子都吃不饱,还会有干劲吗? 而对于天**喝两口的北极熊来说,酒精无疑是最好的安慰剂和奖品,一瓶劣质的伏特加就能让一个濒临崩溃的连队焕发生机,就能让勇敢的红军战士变得无畏,让无畏的红军战士变得无敌。还有比这更廉价的兴奋剂吗? 叶戈罗夫在任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酒精的问题?是他不知道吗?那是他知道上面的道理,在特定的状态下必须灵活的处理问题,特事特办嘛! 而图哈切夫斯基却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看到了酗酒的负面影响,却看不到酒精对于士气的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一只菜鸟,只知道照本宣科,有学院派特有的呆板! 直白一点儿说吧,图哈切夫斯基处理问题太机械了,上任之初,在没有任何威信的情况下就对一个敏感问题上下其手,怎么看都有点下马威的意思。 这样一来原来的西南方面军的军官们受得了?心里又会舒服?换做是你也不会对这个新来的毛孩子有好感,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反而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斯 大林等人的身边,一门心思的跟图哈切夫斯基别矛头。 而古比雪夫却没有那么蠢,他没有那么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相反他很低调,大家伙也瞧见了,连布琼尼都说他不喜欢说话。不说话就对了,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叽里呱啦大说一通,这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 一种风气的形成,必然有一个共同利益团体在推动,图哈切夫斯基连自己要面对哪些人的不满和反扑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