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31 飞机和地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1 飞机和地雷 (第6/8页)

口袋,这玩意儿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要说山寨厂,只要有炸药供应家家户户都能生产,跟生产二踢脚差不了多少。当然这玩意儿比二踢脚危险多了,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三天两头的就得房倒屋塌。

    至于让美帝都头疼不已的储存问题,李晓峰压根就没想过什么储存,当天生产出来的布袋雷一离开“生产线”就直接装上飞机,然后就广泛的撒布在华沙和柏林之间的交通线路上,满打满算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儿,如果这点时间都会出问题,那李晓峰也认了。

    那么布袋雷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太好了,这玩意儿一撒一大片,一个波次的轰炸机的投掷量足够协约国的工兵忙活几天的。哪怕不是每个布袋雷都能准确地落在公路或者铁路上,但是赶不上量多啊!

    很多时候协约国的工兵还没将上一个波次的地雷排干净,下一个波次的地雷就直接落他们脑袋上了,一时间协约国工兵死伤惨重。当然死伤更惨重的是波兰老百姓,这玩意儿没什么准头从空中投下来指不定四处乱飞,砸到花花草草和小朋友是再正常不过了。反正那一段时间处于交通线上的波兰人过得是朝不保夕的日子,指不定某天刚刚出门就一雷掉脑门上了。

    发现了布袋雷物美价廉的效果之后,苏霍伊和他的小伙子们立刻开动脑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绩,怎么样将布袋雷的杀伤效果最大化就成了他们每天研讨的主要内容。

    不得不说,苏霍伊这个小胡子貌似贵族实则阴险,他可是想出了不少损招。比如将布袋雷投在农田里,9月末正是收获的季节,波兰和德国的农夫都准备享受一年劳动的成果,可当他们美滋滋的下田收割时,此起彼伏很不和谐的爆炸声摧毁了他们的美梦。

    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