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49 默契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9 默契球 (第4/8页)

来,什切青和东普鲁士是小问题,华沙方向才是重点。所以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够更倾向于华沙方向。这么说吧,收复什切青和攻击东普鲁士根本就不受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集团觉得第一步先收复什切青,等收复什切青之后再看情况解决东普鲁士的问题。基于这种思想,那所谓的十个师其实是纸面上的,是计划中用于解决东普鲁士用的兵力,而收复什切青根本不需要十个师!

    根据协约国集团的侦察,波罗的海方面军在什切青及德国东北部地区应该只有三到五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处于分散状况。消灭这些敌人,有六七个师就够了!

    那么协约国最后派了多少兵力去收复什切青呢?一个师外带一个独立旅。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作者君你刚才不是说需要六七个师吗?怎么转眼又变卦了?

    不是变卦,而是协约国只能拿得出,也只需要拿出一个半师就凑成七个师了。因为德国的艾伯特政府也派了兵力去收复什切青,有多少人呢?五个师!

    德国人花了老大的劲才将这五个师从巴伐利亚调到了北方,准备恢复东北方向国土的正常秩序。在协约国看来,自己出一个半师就很给德国人面子了,接下来就让德国人打头阵好了。反正他们才是德国的主人,才该着急。

    说到这,大伙就该明白了,什切青方向说是协约国在主导,但是主力打手其实是德国人。而德国人跟协约国能尿到一个壶里?

    如果李晓峰之前没有跟阿基莫维奇达成高度共识,那德国人可能真心是比较急。可是谁让他们暗地里跟某仙人就长远发展达成了高度一致呢?这么一来德国人自然就没有那么着急了。

    为什么?

    因为李晓峰向他们承诺了一点,不再继续煽动德国东北部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