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8 机会 (第6/8页)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想到斯 大林做出这个相机行动的决定,有一定程度是因为他的渡河作战不顺利,是源自钢铁对他的不信任。 前面也说过了,斯 大林太小看图哈切夫斯基了。所谓的军事天才不是那种只会打顺风仗,一遇到逆境就歇菜的主儿。至少图哈切夫斯基不是这样的人。 面对逆境他还是很有办法的,当他发现因为浓雾的关系,不管是红军还是白军都陷入了混乱时,他没有犹豫,更没有按兵不动,反而是更加大胆的投入兵力。甚至他鼓励部队大胆的向前突进,不要管侧翼,不要担心被敌人包围,勇敢的向敌人纵深穿插。 这一招确实管用,当红军大踏步的向前狂奔,当白军发现越来越的红军“渗透”他们防线,打到他们腹地时,这些胆小如鼠的家伙瞬间就崩盘了。 以乱打乱,图哈切夫斯基给白军上了一堂深刻的军事课,所以在斯 大林决定相机行事的时候,其实白军的交通线路已经被切断了,图哈切夫斯基圆满的完成了他的任务。 相反,斯 大林却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不信任以及其他一些不能说的原因,这位迟迟没有能够投入反攻。导致邓尼金获得了充足的逃跑时间,他的部队可以从容的从一线撤下来,然后吃个早饭打个盹,养精蓄锐之后从容逃跑。 而等斯 大林发现这一切,再慌慌张张的投入反攻时,已经晚了,不光是晚了,更重要的是察里津的红军还没有做好准备。 古比雪夫很无语的看着斯 大林,他实在想不通这位堂堂政 治局委员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过现在纠结于错误已经毫无意义了,重要的是怎么弥补。 “第一骑兵军已经基本做好了反攻的准备,让他们先开展行动吧!”古比雪夫很无语的建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