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2 放长线 (第5/8页)
抗议放在心上了,倒不是因为托洛茨基不在,老托之前之所以选择对英国让步,那也是为了开展工作。而现在英法美三国的态度几乎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反对布尔什维克。 而且这三国也已经直接拒绝了和平谈判的提议,随着俄德两国谈判的开展,外 交人 民委员会也觉得没必要给英国人太多好脸色。你愿意怎么抗议就去抗议好了,反正我是一概不接受。 并且外 交人 民委员会还觉得英国人的抗议完全没有道理,买不到粮食和煤炭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儿,停水?那是****的闹得。跟我们布尔什维克有什么关系?至于什么申请保护还有限制,这不是更正常了吗?我们的国家资源可不能随便浪费,总不能说你们想买个痒痒挠,我们也得派专员保护吧!那我们布尔什维克不是成了笑话! 于是乎,这个事儿就这么扯皮下去了,反正外 交人 民委员会的人只管踢皮球,谁让莫斯科方面把事情做得确实是天衣无缝呢。而且他们还巴不得看英国人的笑话呢! 外 交人 民委员会可以拖时间可以踢皮球,可是作为当事人,哈尔逊却只能硬扛着,每一天被各种恶臭熏着,小冷风吹着,难以下咽的干粮啃着,这小日子过得,那真是一片黑暗。用四个字来形容吧——饥寒交迫! 不过哈尔逊能扛,不代表领事馆里的其他人也能扛,说实话,相当一部分外 交工作人员对boss的“不作为”是怨声载道地。什么时候,大英帝国的子民这么憋屈过,被人堵在家门口欺负,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时,就有那么几个胆大的串通在一起,决定突出重围,他们还就不信了,难不成俄国北极熊还真敢对外 交人员下黑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这几个傻大胆没有通知哈尔逊,就大摇大摆的走出了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