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8 定计 (第7/8页)
这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图哈切夫斯基这个人怎么说呢?首先他很骄傲,作为一个军事天才,他很有才华,能力也很突出,而且从内战爆发开始,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可以说他没有受到太大的考验。 而这也就决定了如今的他有那么点翘尾巴的意思,而且还要看到图哈切夫斯基的升官速度太快了,从营团级干部一两年内蹦到了方面军这个级别,哪怕他再天才也是缺少阅历和经验的。 可想而知,现在这个图哈切夫斯基因为缺少像样的对手、信心又爆棚了,还缺少阅历和经验,此时的他恐怕觉得自己的部队就是一只无敌雄狮,不说是十全十美也算是十全九美。怎么可能听得进乌博列维奇的忠告呢? 历史上的他之所以兵败华沙,有伏罗希洛夫拖后腿的原因,也有部队火力上欠缺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轻敌冒进,他太想攻占华沙,太想要这个天大的功劳了!结果只盯着功劳的他却挨了一记闷棍,出了老大一个洋相! 李晓峰很清楚,此时的图哈切夫斯基是听不见劝告的,劝了也没用,甚至不光是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那里有问题,东方方面军的指战员一样的有问题。他们已经适应了内战的作战模式,对笨重的大炮“恨之入骨”,其实俄国当年国内不是没有大炮,一战好歹俄国人也在德国人对垒,没有炮打个屁的战壕战啊! 而东方方面军因为内战的模式,总是处于不断机动和奔袭当中,对于笨重的火炮自然是无爱的。用他们的话说:“没有大炮我们也击败了高尔察克和邓尼金!这充分说明大炮并没有什么用嘛!” 这种心理,这种思想,不到了被人当头棒喝,不到吃了大亏的时候,绝不会醒悟的。比如历史上的图哈切夫斯基,他为什么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