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0 吃瘪 (第7/8页)
有喜剧色彩,但实在不够突出托派的光伟正。一旦大家伙认为托派不过是走了狗屎运,那还怎么造势? 不能捡人头,那就涉及到编故事了,必须有一个更委婉曲折和惊醒动魄的故事,必须要有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尤其是要突出托洛茨基的高瞻远瞩。必须得给捡人头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要让所有的党员群众觉得这不是捡人头,而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极具想象力的军事行动! “让瓦西里.奇巴耶夫同志重新做一份报告,”托洛茨基想了想,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恰巴耶夫那里着手,如果恰巴耶夫不是捡人头,而是像孤胆英雄一样七进七出俘虏了高尔察克,那一切都好办了,“这份报告重点一定要突出他和25师指战员是在军 委的领导下,大胆穿插突进,奇袭了高尔察克的指挥部,经过一番生死搏斗,最终在战场上将其俘虏……不,不是俘虏……” 托洛茨基想了想,纠正道:“而是在战场上逼迫高尔察克投降,一定要突出高尔察克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在我东方方面军军事打击下看不到任何希望,才选择束手投降的!” 也许有同志有疑问了,俘虏和投降能差多少?嘿嘿,差别太大了,高尔察克顽抗到底最后被俘,那高尔察克还像个爷么,不客气地说还给这货在政治上加了分。而被迫投降,就完全是另一种意味了,那说明了连高尔察克都觉得白军已经是穷途末路,连他这个白军的核心都绝望了、都垮掉了。这对白军的政治打击无疑更大!也更能凸显东方方面军的强大! 想一想,连不可一世的高尔察克都不得不束手投降,那东方方面军得多牛 逼啊! 东方方面军牛 逼了,托洛茨基离牛 逼还远吗?更别提老托在前面还特别指出了恰巴耶夫和25师的行动是在军 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