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 无法收场 (第2/8页)
响应的人这么少?一方面是图哈切夫斯基在军队中的铁杆盟友确实不太多,他搞机械化研究大纵深作战理论虽然很有影响力,但是必须看到,他并不是一枝独秀。同样在搞机械化和大纵深作战研究的还有叶戈罗夫、乌博列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而且后两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人气一点儿都不输给图哈切夫斯基。 这也就决定了在红军新兴的新战术理论派别当中,大家不是都跟着图哈切夫斯基混的。不客气地说,图哈切夫斯基之前更像是一个吹鼓手,他并不是非缺不可的角色。 这么说吧,没有图哈切夫斯基的损失并不是特别的大,不是缺了他机械化和新作战理论就搞不成。这样一来在红军新兴军事力量看来,就没必要陪图哈切夫斯基冒险了,反正不是还有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吗?这两个理论专家不是也没跟着图哈切夫斯基蹦跶吗?那咱们去凑什么热闹?作死? 不得不说图哈切夫斯基有点儿悲剧,在陆军内部,他面临的敌人比想象中多,除了要跟以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为首的骑兵势力打对台,在支持机械化这边他也没有一统江山,这导致他的力量其实是很分散的。 正因为如此,在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他看上去一呼百应,可一旦到了斗争的紧要关头,敢光膀子跟他一起上的小伙伴实在太少。 甚至有些人不光是不跟他一起上,反而还在很隐晦地批评他,而这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叶戈罗夫,作为副总 参谋长,他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如果图哈切夫斯基连自己的二把手都搞不定,谁又敢跟他一起上? 叶戈罗夫当时很隐晦地批评了图哈切夫斯基:“米哈伊尔同志太过于小题大做了,本来就是几个小年轻喝多了打架的小事,硬是被他搞成了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