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05 杠上了(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 杠上了(上) (第4/8页)

就不是大问题。

    不过列宁开心了,托洛茨基却恼火了。老托对这条运河很不以为然,认为花费如此巨额的资金以及人力,仅仅是为海军服务,实在是不划算。他认为这条运河缺乏经济上的意义,除了运点木头,老百姓是一点儿也用不到,这样的工程根本就不应该动工!

    那么老托真心是为老百姓着想吗?那真心是呵呵了,一个主张剥削农民发展工业的人,能多在乎所谓的民 生?这么说吧,托洛茨基之所以发对修建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原因只有一个——这条运河占用了很多财政资源,挤占了发展工业的投入,而这在老托看来就是原罪!

    也就是有列宁的强烈坚持,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才能动工,不过在完成了第二期工程之后,对于是否继续第三期工程,导师大人也有点犹豫。毕竟完成了二期工程之后,红海军的绝大部分战舰都能经过运河调动了,用老托的话说,这已经够用了,没必要继续花冤枉钱了!

    可是李晓峰却不这么看,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现在只能满足三万吨以内战舰的使用,客观上说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战列舰以轻载状态也能走这条运河了,按理说某仙人应该知足了。可是从发展的眼光看,通航三万吨的战舰够用吗?

    如果苏联真的要掌握海权,想要跟美帝掰腕子,航空母舰是必不可少的,而从后世的经验看,航空母舰的大型化是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等今后苏联有了大型航母,动则排水量就在五万吨以上,那怎么走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实际上不要等将来,如今的列宁格勒级航母就走不了这条运河。

    所以,李晓峰认为不光要继续三期工程,还要进行四期甚至五期工程,最后一定要满足大型航母的使用才有意义。所以他认为,三期工程必须继续,应该继续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