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3 尘埃落定 (第6/8页)
序,恢复生产神马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对于抽调红军的主力进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列宁也没有异议,只不过对于该抽调多少部队,他有着更谨慎地考虑:“抽调部队是必然的,但是必须看到白匪军的主力依然存在,而且在高加索地区,他们很容易获得帝国主 义的支援,不排除他们恢复元气的可能。所以慎重起见,我认为抽调的部队不应该过多,应该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最好是在高加索地区再打一个歼灭战,重创白军主力之后再抽调往其他的战场!” 对此,托洛茨基有些生气了,他情绪激动地质问道:“之前中央说打赢了察里津的会战就会转移战略重心,而现在我们已经赢了,为什么还要犹豫?白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国际问题,只有解决了国际问题,革命的前途才有保障!” 列宁不得不耐心地解释道:“中央之前的决议是,争取消灭或者重创白军的主力。而现在我们并没有达成这一目的,白军逃出了包围圈,他们的主力依然存在,随时都可能死灰复燃,怎么能够置之不理呢?” 托洛茨基却听不进去,他强调道:“情报显示,在这场会场中,图哈切夫斯基带领西南方面军和东方方面军至少歼灭了十万白匪军,这几乎是邓尼金匪帮一半的实力,难道这不是辉煌的胜利?噢,对了,我还忘记了,因为这场惨败,邓尼金已经被迫下野,以他为核心的匪帮已经彻底解散了!” 托洛茨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重创了邓尼金集团呢?这不光是为了他的推动世界大革命服务,更是为图哈切夫斯基背书。之前因为放跑了邓尼金的主力,图哈切夫斯基受到了一定的指责(斯 大林主导的),他好容易才给这场会战的结果定了性质,给图哈切夫斯基正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