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17 过渡 (第8/8页)
面。 而托派那边则有些不一样,实干型的人才比列宁派少,但是学者型的人才更多一点儿。在搞外交、搞经济方面,尤其是理论方面,他们有天然的优势。当然,缺点也明显,书生的酸腐气多了一些,在关键的时刻总有点放不开手脚和妇人之仁的感觉。 现在,李晓峰说要搞经济理论的探索,而且还圈定了一块试验田,哪怕他的一些提法有点惊世骇俗。但列宁还就吃这一套,能够发自公心从长远打算的干部,导师大人还是很欣赏的。 不过这也不代表列宁立刻就会同意,实际上这个问题相当的敏感,全世界现在都盯着俄国,都盯着布尔什维克,而且布尔什维克之前一直在说天下为公。不管怎么看,实行公有制,一步到位的建设社会主 义是必然的选择。 而现在,看李晓峰的意思,竟然要开倒车。不说居心什么,光是这个提法都犯忌讳,很容易被误解,很容易被攻击。尤其是眼下这个当口,托派正费尽心机的想要找回场子。某人在信里写的这些要是曝光了,妥妥的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思来想去,列宁决定先冷处理这份来信,首先说这些太早,其次也不是时候。当然,列宁也知道某人有点二,如果不给他一个交代,说不定那厮又要先斩后奏。 所以,导师大人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保持芬兰特别行 政区的现状不变,不在那里全面实行公有化,让某仙人魂牵梦绕的几家企业得以保全。第二,写了一封回信,表扬了某人积极探索的精神。但同时予以严厉地警告,就差没指着鼻子说:“你小子给老子消停一会儿,最近不许没事找事!” 对于列宁的决定,李晓峰能够理解,实际上他写信的目的不是立刻就要求做什么,而是一种试探。很显然,试探的结果并不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