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58 谈不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8 谈不拢 (第5/8页)

设社会主 义国家,怎么向共 产主 义社会迈进,在获得了政权之后,这无疑是导师们考虑的最核心的问题。客观上来说,孟什维克说得不假,一穷二白的俄国没有开展这一切的物质基础。人口素质低下,物质极大的匮乏,生产能力更是一塌糊涂,这尼玛还迈向共 产主 义,艹,搞笑吧!

    不过苦难神马对于导师们来说,算不得什么。沙皇时代困难不困难?一场完全自发赤手空拳的二月革命就掀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几百年的统治。十月革命时期党所处的形势艰难不艰难,但阿芙乐尔一声炮响就掀翻了不可一世的社会革命党。

    这充分说明了,困难是个弹簧,你强它就软,你软它就强。没有条件没有基础,无所谓。科学探索也有失败的时候,咱们就当摸石头过河!

    甚至,在两位导师大人看来,一穷二白毫无基础的俄国才好上下其手,才好改造。一张空白的画纸才好随便描绘,都长成了大英帝国这样的老树,想要改造它,恐怕首先要做的就是砍树。而俄国这种,重新挖个坑,埋个种子浇水就得了。正所谓船小好掉头,萌芽状态的俄国要面临的社会矛盾反而少。

    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列宁和托洛茨基都认为,内战并不仅仅是一场巩固政权的战争,而是可以大有所为。完全可以借助内战的刀剑枪炮一举将俄国几百年的陋习和落后的社会关系一网打尽,将那些落后的和不合时宜的生产关系完全摧毁,全面推进和建设新的生产关系。

    在导师和二导师看来,这就是变坏事为好事,边破坏边建设,也许内战打完了,俄国将呈现出崭新的一面,那时候俄国将走上一条款速发展的康庄大道,那将是多么美好啊!

    而战时共 产主 义更是两位导师大人改造俄国的重要手段,粉碎掉俄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