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 逆转 (第3/9页)
一万吨以内的条约重巡。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毛子又没有加入海军军备条约,凭嘛要遵守这个限制呢?实际上可以不遵守条约限制,只要不打算引进美国技术,完全可以敞开了造。 可是不引进美国技术,苏联能造出条约型重巡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历史上毛子的那个基洛夫级巡洋舰,性能就相当的凑合,欺负条约型轻巡都够呛。 实际上斯 大林一开始确实有超越条约的限制,弄一款比主流海军强国重巡更强大的巡洋舰,比如像希佩尔级那样吨位更大战斗力却很一般的玩意儿。 但是获知美国人准备向苏联出售海军技术之后,英国人立刻就发话了,强烈的要求各缔约不准向非缔约国出售超出条约限制的军舰。并且美国人本来就对向苏联出售如此先进的武器表示犹豫,一番折腾之后,在苏联表示严格遵守条约的前提下,这笔买卖才实现。 不过35型重巡洋舰虽然存在超重、部分技术水土不服的问题,以及还有部分武备还处于研发之中的问题(比如雷达)总体而言是瑕不掩瑜的。比如说斯 大林最喜欢的高速方面,虽然35型重巡洋舰的设计最大航速是32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功率达到85000马力时就能实现这一航速,以十万马力的满功率航行时,大部分35型都能达到或者接近34节。而且美国的锅炉设备可靠性和节油性相当优异,对此红海军是相当的满意。 1933年十二月,在美国逗留了几个月的某仙人依依不舍的辞别了安妮公主和可爱的小女儿,在纽约乘船返回俄国。这几个月的安逸生活让他相当舒畅,能离开苏联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