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9 僵持 (第5/8页)
不是搞笑吗? 当然,协约国愿意这么搞笑别人也没有办法,反正他们主观上还想继续战斗,还想在赌一把。而客观上,红军也没有收手的打算,就算协约国现在主动的丢出橄榄枝,说什么用谈判的手段解决纷争布尔什维克也不会信。相反,列宁和托洛茨基只会以为这是协约国的缓兵之计。 战场上的局势好不容易改变了,红军好不容易再次夺回了主动权,看上去有一口气歼灭敌人主力的能力。对于托洛茨基来说,歼灭了福煦的部队,就意味着他的世界大革命路线再次能走得通了,哪怕只是为了政治前途,托洛茨基也不会放过福煦的部队。 于是乎,这场战争只能继续,而如克雷蒂安一样的小兵兵只能继续在死亡线上挣扎。说实话,在这场战争中最无辜也是最悲剧的就是这些最普通的士兵了。 打赢了,除了能获得一点点可有可无的所谓荣誉之外,这场战争所产生的利益大头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而输了,他们可能会受伤致残或者直接掉丢性命。反正得到跟付出是完全不成比例的,这大概就是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所在了。 言归正传,当不管是协约国集团还是布尔什维克都做出了继续战斗的决定后,一场最后的决战就不可避免了。协约国一面命令包围圈中的部队坚守到底,另一面也积极地调动部队,将一切能够调动的部队和资源全方位的向波兰倾斜,从架势上看真有点不惜代价的意思了。 不过这么做的实际效果,那真心是很难讲,之前提到过的那些“如果”都是大问题,所以这种调动行为其实效率是很低的。实际上协约国唯一能够快速调动的也就是之前驻扎的柏林的那点儿部队。 作为名义上的联军总司令,黑格尔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