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2 火箭炮 (第6/8页)
方的兵工厂应该放弃生产那些笨重和火力低下的传统火炮,应该全面转产火箭炮,这是一种真正的属于步兵的武器,它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只要有一万门这种火炮,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扫荡一切帝国主 义敌人!”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对火箭炮也不是没有意见,他建议道:“应该想办法提高火箭炮的装填效率,这种武器装填实在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每五分钟能齐射一次,那就十分完美了……此外,是否可以研制射程更加远精度更加好的火箭弹?这种武器发射时烟尘太大了,几乎无法隐蔽,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冒着敌人的炮火反击使用这种武器,如果射程能远一些,能避开敌人野炮和步兵炮的sao扰,那就相当的完美了!”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建议很有道理,实际上不管是李晓峰还是乌博列维奇都相当清楚喀秋莎的弱点在哪里。问题是,知道了不代表可以改。比如图哈切夫斯基纠结的射程问题,想要提高射程,可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粗加长火箭弹,多容纳一点推进剂。 问题是现在这个接近45公斤的弹重就很要命了,再加重,哪怕是膀大腰圆的北极熊也有些撑不住。本来挂弹就慢,变得更大更重之后岂不是更慢了? 反正李晓峰知道,以俄国现在的工业能力,在现在的弹体限制下射程基本上就是极限了,除非能研制出更好的固体推进剂或者火箭发动机,否则一点儿潜力都没有了。 至于装弹速度,这个基本也没办法提高,火箭炮就是这德行,装弹慢是老大难问题。哪怕到了21世纪,也只能用模块化装填的方式缓解这个问题,想要根本解决基本没戏。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也没让某仙人立刻纠正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有火箭炮可用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