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5 形势变化 (第7/8页)
站稳脚跟就被斯 大林搞下来了,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他来说,这个打击太大了。 而李晓峰的热情极大的宽慰了这位失意者,让他渐渐恢复信心,并且同某仙人、同特里安达菲洛夫以及同斯韦钦的交流中,让他获益良多,随着交流的深入,一种全新的军事理论正在慢慢地形成。 不过收获最大的还是李晓峰,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刚刚被调走的时候,他还很郁闷。原本还想接着这个机会弄一弄大纵深作战理论,给导师大人这么一搅和全白搭了。 可是特里安达菲洛夫和乌博列维奇的到来,让他的郁闷之情完全被排解掉了。和叶戈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同,这两位受老旧军事思想影响较小,能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军事问题。他们不会墨守成规也不会过于的异想天开,这对于新的作战理论来说,简直是福音! 反正李晓峰一点儿都不怀念叶戈罗夫了,而且实话实说,叶戈罗夫本人的军事思想还是比较陈旧,有点跟不上形势的意思。虽然他在位的时候也推进了苏联机械化建军的步伐,但总体来看,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理论创造力。 时间一天天在过去,七月份一眨眼就走到了底,这个月里,俄国战场上表现得稍显沉寂,红军和白军都在积攒力量,决战将在1918年最后一个季度展开。 而在此之前,世界战场上的变化却是显著的,经过一年的调整,美国人终于开始进入战斗节奏,它的强大工业能力开始全速运转,一条又一条军舰,一门又一门大炮和成千上万吨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欧洲。 这不光极大的缓解了英法两国的艰难处境,帮助他们在呼声渐高的革命浪潮中站稳脚跟。而且随着美国大兵涌入战场,战场上的局势也一天天朝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