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6 海战(1) (第5/8页)
就给科隆号报仇雪恨了。 十点十一分,德累斯顿号首先取得命中,四分钟后埃姆登号也顺利开张,接下来的战斗中巴洛尼上校和caledon号依然试图抵抗,但是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俄国人的准头是越来越好。 到了十点二十五分的时候,caledon号已经被火焰所笼罩了,五门主炮仅仅还有一门能够还击,舰体更是千疮百孔。在最后的时刻,迎着猛烈的炮火,巴洛尼上校向坚守岗位的全体船员们致敬,并拒绝弃船逃生。半个钟头之后,这艘1917年3月份才服役的新式轻巡洋舰缓缓地沉入了海底,全舰官兵阵亡320人。 在caledon号沉没的时候,她的另外三艘姊妹舰已经顺利地逃脱追击并同三艘战巡汇合,正在庆祝胜利的俄国人根本就没想到打了小的会惹出来三个大的,此时的他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不过对于编队的指挥官阿金费耶夫来说,胜利虽然值得欣喜,但是问题也是不少。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弹药的消耗,在之前的战斗中,他的四艘轻巡洋舰竟然消耗了近4000发150毫米炮弹! 可以说平均下来每舰都发射了近一千发炮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接管了公海舰队之后,舰队做过一次统计,轻巡洋舰的150毫米炮弹储备是平均每门炮不到300发,也就是说像科隆号也只有2400发150毫米炮弹,一次不算激烈的海战就消耗了1000发,再加上训练中消耗的部分,船上也就剩千余发炮弹了,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真心坚持不了多久了! 其实炮弹的大量消耗所反映出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炮术问题,如果炮手们的命中率高,自然消耗就少。反之,自然的会大量的浪费炮弹。 当然,在此时,阿金费耶夫没心情管炮术问题,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