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434 围魏救赵之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4 围魏救赵之计 (第8/8页)

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叹了口气,他也只能希望那几位能在搞内斗的时候别忘了狠狠地招呼邓尼金,别搞出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笑话来。

    李晓峰皱了皱眉头,暂时将西南方面军的事情丢在一边,又拿起了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上大都只描述了一个人的活动,而在不久之前此公很是出了一大把风头。

    米罗诺夫,俄国最优秀的骑兵将领之一。

    对于这位有些脑残又有些天真的将领,李晓峰是既同情又可惜,平心而论这位真不算是坏人。相反,他还有良心,至少比斯 大林一系有良心得多。

    这么一个有良心又能打仗的牛人,却叛变了,李晓峰虽然不觉得骑兵有什么大发展,但他真心觉得可惜。所以在米罗诺夫“叛变”之后,李晓峰一直派人关注着他的行动。

    不得不说,这位真心是个怪胎,反叛了红军,就该一门心思的跟白军干。但这位不,加入了白军依然不改有良心的本色,看不顺眼的事儿就要说,一而再再而三的“乱”发言,连邓尼金对他都是相当的头疼。

    接受他的批评吧,那是不可能的,白军不拉壮丁、不抢粮食、不虐杀俘虏,怎么生存?邓尼金不是不知道白军有那些问题,而是知道了也没办法改。这是战场形势决定的。

    可是不接受这货的批评建议,他还没完没了,而且这货投过来的政治影响力太大,白军需要这种政治影响力。万一这货随便大嘴巴说什么白军军纪败坏又不接受正确的意见,那就相当不好看了。

    思来想去,实在没办法的邓尼金也只能冷处理这厮,所有的意见和批评都嗯嗯啊啊的答应,但就是不改正。然后找一个冷板凳将米罗诺夫调过去干坐着,总之,米罗诺夫这一段时间过得那叫一个郁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