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98 八 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8 八 大 (第2/8页)

之后,匈牙利革命和德国革命基本歇菜,托洛茨基惨遭滑铁卢,导师大人才重新恢复元气。

    转折不光是因为斯维尔德洛夫,更主要的是在这次大会上,基本确定了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斗争路线。那就是努力的输出革命,掀起世界大革命。

    连列宁都不得不说:“随着革命的国际意义增大,全世界的帝国主 义者愈发紧密的勾结在一起……由于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和成功,各国帝国主 义者的反抗和仇恨愈加厉害……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是全世界社会主 义革命真正实在的策源地,因此我国革命成就越大,敌人也就越多……我国处境相当的严峻,所有的同志必须要认清现实,认清所面临的危险,再接再厉。牢记我们不是为俄国革命,而是为国际社会主 义革命进行最后的决战!”

    这一番话相当的有意思,也相当的不好解读,列宁表面上是为了世界大革命给全党同志鼓励打气,但实际上说来说去围绕的焦点还是俄国。因为俄国革命的成功导致敌人嫉恨,因为敌人嫉恨从而形势严峻,因为形势严峻,从而必须继续努力,努力地争取到俄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就是打赢了国际社会主 义革命的最后决战。

    看出了这番表态和托洛茨基的差别吗?在托洛茨基那里革命的焦点不在俄国,而是德国,只有争取德国革命的胜利,才是国际社会主 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而在列宁这里,俄国就已经是决战了。说白了,导师大人还是在跟托洛茨基唱反调,只不过因为形势所迫,他才不能不说说得更加隐晦一些罢了。

    当然,那是历史上。如今小斯没挂,导师大人的日子好过不少。虽然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影响力依然巨大。不过总体而言,本次大会虽然通过托洛茨基的路线,确定了一定要搞革命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