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7 乌克兰终于消停了 (第2/8页)
,通过实践的方式总结出了一套军事理论。从这个方面看马赫诺不是那种学以致用的人,而是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干家。 这是马赫诺最大的优点,也是他在俄国内战中引以为胜的资本。实话实说这相当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一类的实干家也有最明显的缺点。他们只能基于已有的经验总结教训然后提高,而超出了他们实践经验的部分,那就是空白了。 比如这一次,貌似马赫诺是豁出去了,就像杀红了眼的公牛直奔基辅而去,一副不为彼得留拉解围誓不罢休的架势。但他真是想打穿伏龙芝的包围圈将彼得留拉救出来吗? 嘿嘿,肯定不是!马赫诺手头的部队并不是太多,他最顶峰的时期都没有超过三万人。他那种无政 府主义的组织作风很难维持一只庞大的军队,而且他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也决定了他的部队规模。 这么说吧,以马赫诺的全副身家,甚至再加上龟缩在基辅不冒头的彼得留拉充其量也就是比伏龙芝打个平手。之前他和彼得留拉之所以占尽优势,很大的原因是他和彼得留拉一个正面硬抗一个背后sao扰,弄得伏龙芝顾头不顾腚忙不过来。 而如今,有了米罗诺夫的牵制(实际上他的部队比马赫诺少),马赫诺没办法去sao扰伏龙芝,伏龙芝全心全意地收拾彼得留拉那叫一个简单。 看到这里大伙就应该明白了,马赫诺如果直扑基辅而去,去为彼得留拉解围,伏龙芝是不太怕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他不是马赫诺的对手,但是正面硬碰硬,马赫诺加上彼得留拉一起都不是他的个儿! 这个道理马赫诺也知道,所以他蓄势汹汹往基辅冲,更多的是做样子,是给米罗诺夫下套。前面说了,米罗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