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2 海战(7) (第2/8页)
一改进就让主炮的最大射程从16.2公里提高到了20.4公里(当然同样也牺牲了最小射程,因为火炮的俯角从负8度降低到了负5.5度)。 当时德国海军以为这样的提升已经足够了,保证18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已经很完美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时代的发展太快了,那一点点改进根本就不够用。如果说日德兰海战时双方还在十来公里左右打转转,那么到了1919年以后交战距离飞速的延伸了。双方在20公里以上距离上就会开展接触,交战会在20公里的距离上打响。而这种距离对德国人来说就有点鞭长莫及了,因为他们的主炮刚刚够20公里的射程! 所以在一战结束之后,各国很快就着手改进炮塔,火炮的仰角普遍被提升到40度左右。比如说女王级,最初的仰角只有20度,改进后就提升到30度。发射871公斤重穿甲弹时最大射程从21公里提高到了26.5公里。发射更先进的879公斤重穿甲弹时,最大射程提高到33公里. 总而言之,火炮的最大仰角很重要,德国人在这方面有点保守,在最大射程上有点吃亏。而俄国人在这方面却走在了前面,这不是开玩笑,俄国人在日俄战争中吃了亏之后,非常重视火炮的射程,开始极大的提升火炮的仰角,不光新建造的无畏舰火炮仰角一开始就比较大,甚至对一些前无畏也进行了改造,让前无畏的火炮仰角都达到了35度! 如果此时跟在编队后面的是四艘甘古特,那开火射击问题是不大的,可惜四艘甘古特已经壮烈牺牲了,这种假设完全没有意义。而且让巴西列夫选的话,他恐怕宁愿带四艘最大射程小一些的德国战列舰,也不愿意带薄皮的甘古特。 总而言之吧,此时的作战态势对俄国人是不利的,面对这种不利的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