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61 事态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1 事态发展 (第2/8页)

时共 产主 义政策是有微词的?不然他会允许某人公然发表这样的言论?

    一时间群起哗然。摸不清方向的中 委们怀疑这是列宁和托洛茨基又在斗法,而且看规模很是不小。那啥,咱们还是悠着点,躲远点吧!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目光更加犀利,政治智慧更加深邃的人,能透过迷雾看清本质。比如李可夫和布哈林。

    “看样子我们年轻的安德烈同志,在明年的八大上能在中 央委员会占据一个席位了。”李可夫感叹道。

    是的,李可夫不能不感叹,虽然作为左翼共 产主 义者,他退出了中 央委员会,但是作为老革命,他早已不是第一次进入中 央委员会了。早在1905年5月,在那个第一次革命高潮的年月,年仅24岁的他就当选了中 央委员。

    而且当时还没有政 治局,可以说那个年月的中 央委员其实等同于政 治局委员。并且请注意,李可夫当选的并不是候补中 委,而是正儿八经的正牌中 委。当年,跟他一起当选为中 委的好基友还有列宁、波格丹诺夫、克拉辛和波斯托诺夫斯基。作为当年的政坛新星,看着如今意气风发的新贵,李可夫怎么可能没有感慨?

    “他才十八岁吧?”李可夫笑问道。

    布哈林点点头,具体点说:“还差一个半月才满18周岁。只能算17岁。”

    李可夫又笑道:“等明年3月,就满了。不过18岁也算是前无古人的记录了吧?”

    “何止是前无古人。”布哈林也感叹了一句,“恐怕还是后无来者。”

    此言不假,随着革命形势的稳定,再也很难有类似于某仙人这样的特例存在了。今后再想进中 央委员会,就得好好的熬资历了。

    “这些都不重要!”布哈林忽然说道,“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