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1 讹诈(上) (第2/8页)
峰是不敢明着反对的,他只能采用一切策略性的办法拖后腿,关于是否攻占华沙的问题,他向中 央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在粮食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的党用什么办法去满足华沙居民的物质需求?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是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现在,这个包袱在毕苏斯基和协约国集团肩上,我们有能力扛起来吗?第二,鉴于波兰浓郁反俄风潮,攻占他们的首都很有可能会被波兰人视为一种挑衅,这无形中会将波兰人 民推向帝国主 义那一边。第三,华沙的沦陷预示着帝国主 义利用波兰干涉中欧和东欧革命企图全面破产,这必然导致帝国主 义亲自上阵,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帝国主 义全面干涉的准备工作呢?” 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非常现实,攻占华沙确实是辉煌的胜利,但是胜利只能管一时,当胜利的快感消退下去之后,还有其他收获吗?恐怕只收获了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巴。俄国国内的粮食危机是愈演愈烈,这个时候哪里有能力管波兰人吃饭的问题? 而一旦攻占了华沙,却不管吃饭的问题,后果无疑是相当严峻的。那将会使布尔什维克在波兰人心尽失,也会带来空前的国际丑闻和压力。 反正这个问题哪怕是头脑有些发热的列宁和托洛茨基也不得不仔细地掂量。不光是吃饭的问题,最后那条提到的帝国主 义全面的干涉更不是杞人忧天。 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恐怕十分清楚,一旦解决了波兰人,也就意味着进入了革命的攻坚阶段,将直面帝国主 义大流氓的挑战。虽然之前他们一直在说无产阶 级的力量是如何如何的大,但是他们清楚这是嘴炮和宣传,实际上****的力量还是占上风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做任何准备(哪怕是思想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