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1 说芬兰 (第4/8页)
会民主党,他们的选择自然是芬兰的临时政府了。 俄国、德国、瑞典,在芬兰这个小小的牌桌上,已经出现了三股势力,这三家足够可以斗地主了。但是上帝似乎认为芬兰还不够热闹,觉得斗地主太单调,硬要往牌桌上再塞入一方势力,让斗地主变成打麻将。 是的,在芬兰国内还存在第四股势力,那就是俄国前临时政府的余孽,历史上这股势力的领导者是倒霉的克伦斯基,在协约国集团的支持下,这货拉扯出了一只队伍,在芬兰和俄国的北部地区大肆活动,一度有从北方威胁彼得格勒的意思。 在小小的芬兰,这四股势力纵横阖闾大开大合的打了一年,其惨烈程度完全不下于俄国内战。当然最后的胜利者是芬兰的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芬兰红军的领袖库西宁被迫流亡俄国。 不过这只是历史上的结果,因为有了某仙人的加入,芬兰的形势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历史上相比,芬兰的内战爆发被推迟了,已经进入三月底,内战还没有爆发。而原本对芬兰临时政府支持最大的德国势力也并完全控制芬兰临时政府。反而是历史上近似于打酱油的协约国集团插手得更加深入,他们和瑞典人一起,成为了芬兰反俄国势力的两大支柱。 可想而知,如今的芬兰,情况是多么的复杂,而在这一团乱麻的局势当中,李晓峰的老朋友曼纳海姆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刚刚独立之初的芬兰,可以说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基本没有军队(沙皇时期就没有,只有一两万俄国驻军),警察都少得可怜。 尤其是斯温胡武德组建的芬兰临时政府缺乏控制力,跟以库西宁为首领的芬兰社会民主党相比,这货不比李沃夫强多少。可以说在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浪潮下,斯温胡武德内阁是摇摇欲坠。 而当时,曼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