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0 问题多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0 问题多多 (第3/8页)

论。结果就是2月份德国人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势打得俄国抬不起头来,一时间彼得格勒都积极可危了。

    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托洛茨基才慢慢转变,经过艰苦的拉锯讨论,最后才通过了列宁的方针。不过这时候为时已晚,哪怕俄国表示全盘接受德国的条件,德国人也没有停止攻势,甚至直接将条件翻了一倍,原本的三十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一眨眼就变成了六十亿。

    也就是说,经过托洛茨基的努力,在最终达成的停战协定中,俄国被讹诈得更狠了。而原本,条件远没有这么苛刻,如果在一月末托洛茨基就先答应德国人的条件,不光是条约不会那么苛刻,而且在前线也会少死不少人。

    而正是因为托洛茨基的固执己见不变通,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关于这一责任,后面才会被打板子。在1918年3月6日到8日召开的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中 央委员会以30票对12票通过了列宁的决议。并于3月14日召开非常代表大会上,正式批准了布列斯特条约,以及免去托洛茨基外 交人民委员职务的决定。

    为什么要对他免职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 央委员会对这货的奇葩决定是相当的恼火的,如果这货当时能早一点醒悟能,情况就不会恶化到那个地步。当然,比较搞笑的是,后来竟然有一种奇怪的言论,觉得托洛茨基是布列斯特合约的替罪羊,一旦合约签订,他就被迫辞职(度娘说他是辞职的)。

    实际上布列斯特条约的签订跟这货没什么关系,他也没在这个条约上签字,当时签字的是副外 交人员民委员齐契林以及前面有提过的那个彼得罗夫斯基(历史上他是内务人 民委员)。

    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导致3月份托洛茨基一系的势力在中 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