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9 左还是右 (第8/8页)
到意见统一。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李晓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向前走。 比如眼下的第一回合交锋,其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进行明斯克反击作战,左 派是一致说好,右 派是强烈反对。这场争吵直接将方面军、大军 区和军 委一级的高级将领全部卷了进去,会议一个接着一个,争吵更是从来没有停止,反正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直到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坦克集群突然出现在莫济里,轻而易举的肃清了罗科索夫斯基留在那里的守备力量,然后顺势北上渡河配合古德里安夹击第六集团军,经过两天的鏖战,彻底地将罗科索夫斯基击退。 当这一情报摆在军 委和政 治局的案头时,关于要不要开展明斯克反击的争论才暂时终结。 用托洛茨基的说法:“现在,敌人又一次突破了我军薄弱的防线,一旦敌人渡过第聂伯河,那将引起连锁反应。我们要做的是阻击敌军,将敌人拦在第聂伯河西岸,防止他们进犯俄罗斯一步!” 顿了顿,托洛茨基用不容置疑地口吻说道:“应该立刻从明斯克方向抽调部队前往增援第6集团军,并立刻命令第16集团军前往第聂伯河东安构筑坚固的防线!” 托洛茨基的意见很有市场,白俄罗斯方面军又一次快速动员,增援部队飞快地向第聂伯河方向开拔,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拦住德军的雄心壮志。 但是对于这份雄心壮志,李晓峰却嗤之以鼻:“我早就说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那里很空虚,需要重点关注,结果呢,总 参 谋部不听,一门心思的借着保卫明斯克的由头搞小动作。现在好了,罗科索夫斯基被突破了,火都烧到了房顶才想着去灭火,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