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9 分道扬镳 (第7/8页)
金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反正在场的人是被他唬住了,当然,邓尼金的发言确实是有道理的,捷克军团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集中兵力,抱成一团,这样还有可能跟红军掰掰腕子。可是他们偏偏分兵了,这是主动的分散力量,结果很有可能被各个击破。 为什么捷克军团会做出这种脑残的举动呢?那也是有原因的,前面说了,在战斗目标问题上,不管是白军还是救国救革命委员会亦或者捷克军团内部都是存在异议的。有想要决战的,也有想要向东发展的,吵来吵去只能做出妥协,那就是先夺取卢汉斯克。 应该说,夺取卢汉斯克是一步好棋,但问题是,叛军内部觉得光夺取一个卢汉斯克不保险!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地图就很明显了,罗斯托夫和卢汉斯克一南一北,就像两扇大门,是守卫乌克兰的桥头堡,如果切断了这两条交通线,十万叛军将被困死在顿涅斯克。 夺取了卢汉斯克,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门,但是万一红军重兵压过来,卢汉斯克也必然首先遭到攻击。一旦顶不住,那么叛军将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只能退回顿涅茨克。而夺取了罗斯托夫,就等于打开了两扇门,就算叛军在卢汉斯克失败了,也可以经罗斯托夫向东逃跑。 为了保证有一条后路,叛军决定同时攻击卢汉斯克和罗斯托夫,只要拿下了这两座城市,就保证了没有后顾之忧——最不济也可以向东逃跑嘛! 而且叛军也认为他们完全有时间同时拿下卢汉斯克和罗斯托夫,因为红军的主力还在莫斯科方向,离卢汉斯克还有一千多公里,等他们来了,卢汉斯克早就被打下来了。更何况叛军判断红军恐怕不会直接来卢汉斯克,而是会压向哈尔科夫,毕竟那里的战略意义更大,更不容有失。 总而言之,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