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_第073章 草莽的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3章 草莽的年代 (第3/4页)

部头约,指望阿瑛赚钱呢。

    林正瑛,“……”

    赵东淮收起大喇叭向外走,“就这么定了,回港后定期体检。”

    阿瑛挠头,但他知道赵导是个狠人凶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和反驳。

    另一边,赵东淮则开始计划,该怎么销售自己的玻璃大计了,和弯玻集团谈判到最后,玻璃价格又砍了一截。

    计算上税收,他一块汽车挡风玻璃折260元人民币入港。

    就算以1500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内地省市级分销商,也不求覆盖全内地了,在京城、上沪、羊城先搞定……这也是四五倍利润,和废纸暴利一样了。

    但岛国垄断的车玻璃三四千元人民币一块,这么大利润差,不怕内地分销商不来赚钱。

    快速结算的话,定一千万港币的货,变五六千万港币,不难啊。

    他手里现有资本4000多万港币,先拿一千万试水,铺渠道,若是可行,至少在曹富豪1985年生产出第一块国际标准挡风玻璃前。

    这钱,能以较快的速率,向亿万膨胀。

    这都可以像废纸生意那样固定做,还比废纸结账更快。

    从弯弯进货和从阿妹进货,哪个快??废纸是公有造纸厂来往,对方港币有限,汽车挡风玻璃找分销商,让个体户和私人赚钱!谁的积极性更高??

    不客气的说,他去羊城找人,自己卖1500元人民币,让对方定价2000元人民币一块,一块赚500元,20块挡风玻璃就等于赚一个万元户。

    因为2000人民币一块,质量相仿,比岛国货便宜太多,才会供不应求卖的快。

    你觉得羊城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