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382章,冀州的特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章,冀州的特产 (第4/7页)

能苦笑了,大乾的官吏都被徐伟养大心了,一个个计划制定的都极其宏伟,2亿石水浇地张白骑也敢想!他也不怕大乾吃撑了,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张白骑这个计划有多么夸张了。

    当年让关中成为天府之国的郑国渠不足张白骑这计划的十分之一。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既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就是这条郑国渠让大秦争霸天下不再缺少粮食,而四万余顷相当于400万亩,一钟相当于6石多一点,当然秦朝的单位换算可能和东汉有点差距,但也不会太过于巨大,也就是说大秦靠着郑国渠每年可以收割2000万石的粮食,而且不惧怕旱灾水灾,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稳定的粮仓,才让大秦一直维持百万大军征战万里!

    而现在张白骑想要弄出一个相当于50个郑国渠的工程,即便大乾在徐伟一路开挂之下,有铁器,有土水泥,牛马等大牲口都超过了大秦,生产力是大秦的好几倍,但这也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计划了,这几乎是要动员整个大乾的力量才可以运转的项目!

    徐伟只能无奈摇头道:“这个计划太大了,超出了我们大乾的承受范围了!”

    但张白骑却说道:“执政,一点都不大,30亿钱也不过是我大乾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执政可以在辽东投入30亿钱,为什么不能在冀州投入30亿钱,辽东能拿得出6亿石粮食吗?但冀州就可以拿得出!即便按照执政说的出产比,我们大乾也应该重点投入到冀州这个粮仓的开发当中来!”

    徐伟道:“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