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秘闻_分卷阅读25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1 (第4/4页)

巧有两桩难事想听听你的意思。”

    武元衡自然知道两桩“难事”是什么,却不接

    话,只道:“圣上的难事,臣自当分忧。但在此之前,臣有一封书信想呈给您看看。”

    “什么信?”天子好奇地问。

    武元衡遂从怀中将信取出,躬身奉至头顶,同时开口:“是臣罢太子右庶子时,先帝写给臣的信。”

    “先帝的信……”天子神色复杂,竟迟疑着不敢接过。

    武元衡保持着恭敬姿态,再道:“这信上说了臣被贬官的始末。臣该死,从前不知您与福王竟有误会,若知此事,必定早些将信呈给您了。”

    听闻此言,李纯仿佛猜到了信中的内容,抗拒的态度渐渐转淡,终是默许内侍接过,展信。

    这信并不长,字也写得歪斜,可见是先帝在中风之后所写。既然先帝当时已半身不遂,又为何不找内侍代笔?由此可见这信的分量。

    信上说的是一桩旧事。

    四年前他的父皇——先帝顺宗登基,改元永贞,当时大唐正一片疮痍:外有突厥、回纥、吐蕃、党项虎视眈眈;内有强藩割据,不听天子号令;朝廷上党派斗争激烈,互相倾轧,百姓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先帝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对政事极有想法,当时虽拖着病体登基,但依然起用了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一大批文人,企图大举改革、励精图治。

    李纯必须承认,先帝的初衷是好的,这批文人也确实有想法,提出了诸如减免赋税、打击专权、铲除宦官势力等一系

    列举措。然而文人有文人的弱点和私心,他们妄图在短短数月内革除弊病,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