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范仲淹(上) (第3/4页)
琦这些参与新政的人也大都被贬,有些人更是终生都没有再踏入朝堂半步。 而庆历新政的教训也在提醒李璋,他们将来遇到的阻力可能远超想像,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成熟而庞大的帝国,想要将这个帝国的旧秩序瓦解,几乎是要与整个帝国为敌,哪怕有赵祯的支持,这件事依然困难重重。 不过就算再怎么困难,李璋他们也已经没有退缩的机会了,从他们迈出第一步时开始,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而且虽然困难很多,但他们也并非全无把握。 比如随着大宋的几场大胜,不但扫平了外部的威胁,而且也让整个宋军焕然一新,军队中的问题虽然还有不少,但最主要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且随着武学学员源源不断的进入军中,军队也在一天天的改变着,可以说现在大宋后势之盛,已经超过了当年立国之初的宋军。 而赵祯更是在对外的战争中树立起巨大的威望,光凭战功而论,赵祯就已经不弱于赵匡胤兄弟,甚至因为打败了辽国,声望更在赵匡胤兄弟二人之上,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几乎都把赵祯当做是大宋的中兴之主,甚至有人拿赵祯与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相比。 正是因为赵祯拥有着如此大的声望,再加上军队的中心拥护,所以赵祯才敢这么下定决心革除国内的种种弊病,更何况现在还有范仲淹、宋祁、韩琦等大臣的支持,所以赵祯和李璋他们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现在万事俱备,范仲淹这个东风也来了,也许他明天上任之时,就是大宋掀起这场变革之日,只是说起范仲淹,李璋以前倒是远远的见过几面,也并没有深交,主要是没有机会,也不知道他这次回京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