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4 (第2/4页)
实实、勤勤恳恳的做起了弟子,不再有其乱七八糟的想法。经过多年相处,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师徒情谊反倒比其他人来得更加深厚一些。 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青峻才是继承了游鸿吟真正衣钵的弟子,同时,也是游鸿吟的理念上的知己。他可以解开思想禁锢,跳出时代从大宏观方面去看待整个天下,也不再是偏激的觉得世家就是寒族登顶路上的巨石,而是明白未来寒族需要结盟的对象。 游鸿吟选择青州为根基,也是参考过霍青峻的意见。 “不是所有地方的兵士都骁勇善战,兵源的不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不同,而军队战斗力,是手中权柄最严密的保障。天下兵马,并州最强。因为并州胡族、汉族乃至两者后代混居而住,人种优势较大,再加上并州常年与羌族、鲜卑等胡人交战,名风极为彪悍。而其他兵种易得,骑兵难求,并州之人同样养马贩马,骑术不输于胡人。所以,想要训练出好的军队,同样需要好的兵源。幽州人口过少,翼州大肥rou一块,轮不到老师你,所以,民风同样爽朗彪悍却位置偏僻的青州,是老师你唯一的选择。” 当年说出这段话的霍青峻,只比十三岁的游鸿吟大了三岁,却已经言语让人振聋发聩了。 这个混乱的时代,从来不缺天才。 霍青峻大概只和游鸿吟再学了一年半,便休书一封去做门客了,做谁的门客? 自然是青州刺史山简。 当时游鸿吟的确算得上一穷二白,对朝政以及各方信息的了解,实在是反应太慢,太落后了,而山简就算是个甩袖子的刺史,作为牧守一方的刺史,他那里信息也不缺的。更何况,霍青峻人在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