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2/4页)
书之一,家中有胞弟在拱卫京都的禁卫军中颇有权利,又有侄女身处后宫,诞下皇嗣三皇子,且三皇子杨义正颇有贤名,上个月刚入户部,得了不少夸赞。而方应丛主持了三届科举,学生旧交也渐渐入了官场,有了权利。 皇帝坐不住了。 而姚广清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几乎低阶武将的选拨异动都经过他的手,和各位上将军也大多熟识有交情,两个儿子一个在翰林院熬资历,虽官职不大,但是文坛颇有名气,一个在外做知府,政绩也是不错,按理来说,可能再过几年就要高升,而嫡女则入宫同样诞下皇子,虽然这皇子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可姚广清明白自己这个外孙不是简单人啊。 似乎桩桩件件都和方应丛差不多。 所以他愁了,告了几天假,在家中养病。 游鸿吟听完这些,有些啼笑皆非,明白自己的母亲定然不是因为母族之事心中担忧,而是另有原因。后宫的女人不关心前朝,就算关心了,也不可能想到这一层,庄妃只会拍手称快,少了个劲敌。 但是,游鸿吟不会说,他只是问了一句:“外祖父可希望动一动,再高升一步?” 姚广清没说话,不过他留着的那把小胡子,动了动。 游鸿吟微微一笑,说:“前朝因宰相制致使百官党争严重,左右宰相权利过大,压制皇权,最后导致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我朝废除了宰相制,弃用中书省,而是设立内阁六部制,另有御史台作为完整的监察体系,以及大理寺这个复查机构作为第三方补充。” 姚广清道:“看来殿下虽在刑部不曾动作,这两年倒也没闲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