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裙子杀人事件_第六章烟消云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烟消云散 (第8/21页)

完好,只是窗户玻璃都被砸了,墙壁上一个个大黑圈里写着“拆”字,还历历在目。其中一间屋子的正中端正地摆放了一把椅子,椅子有些脏,木头破烂了,八成也是这户拆迁时的遗留物。椅子上的污物除了尘土之外,还有些斑驳的呕吐痕迹。毫无疑问,邱丽萍曾被绑在椅子上,嘴里塞了块破布。这一次,凶手几乎没带走任何东西,因为破布也扔在了一边。破布边上是捆绑她用过的绳索。尸体脱水,手腕上有明显被捆绑过的痕迹,经过啃食之后残留在皮肤上,却没有经受虐待的痕迹。并且,同上次一样,尸体没有遭受性侵犯。即使再愚钝的人也能意识到,警方面对的的确是犯罪史上罕见的奇人:绑架未成年女性,但不采取性攻击;掐死被害人,象征着极度残忍的性格;反社会人格障碍,标志着他完全没有任何怜悯;扒光死者的衣物,往往象征着性的意味,却与他从未采用性侵犯的手段形成悖论;凶手应该很有魅力,容易获取女性的信任,这表明了他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然而没有性行为的现实,似乎又意味着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如果把这样一堆自相矛盾的特征整合在一起,他到底有着怎样扭曲的灵魂,尚且是个未解之谜。

    检查报告很快就出来了——第一被害人贾珍珍指甲里残留的dna与在第二被害人邱丽萍受害现场找到的dna完全相同,本案是同一人所为。也就是说,矛盾的性格出自他本身!并且所有事情都是凶手一人亲力亲为,没有帮手!

    调查工作顺理成章地陷入了僵局。

    这也标志着犯罪心理师的第二大局限性——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又不能在国内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犯罪心理师们不得不等待凶手犯下一案又一案,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

    警察们的状态则更糟: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