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7 (第4/4页)
信重非常,包括将林襄拔耀为大理寺少卿,也是苏塌建议的。她越来越看不明白那个男人究竟想做什么,献上的江南美人如今深受宠爱,却投靠了王荣安,而苏始终都没有要倒向宦党的意思。 她深知苏瑕此人从不做无谓之事,假若他没有把握掌控淑妃,当初便不会送淑妃入宫,淑妃的叛离原因,至少绝不是他解释的“外臣干预不了后宫之事,陛下御极至今,膝下尚无一子,淑妃既有此隆恩,心,自然也就大了"。 这世间最了解苏瑕的人是她,会如此想的也只有她,在外界看来,苏瑕的解释合情合理,连方一贯也并未因此对苏景生了嫌隙,只除了让瑶姬意想不到的一个人。 “文初兄,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想来你的后福这就到了。"林襄听罢,不过微微一笑,执起酒壶又为瑶姬斟了一杯:“我知你酒量平平,这便再饮一杯,就此作罢。今日你能来为我道贺,我心中十分快慰,来,谨言,干了。" 瑶姬也执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瓷盏,她环顾着周围这间小小的禅房:“文初兄,你真要住在这里?" 林襄自出狱后,便以告病为由在家休养。因为他被捕一事,鹤山党和阐党斗得是如火如茶,他这个当事人倒是极 为清静,但凡上门拜访的一律不见,只除了和瑶姬几个旧友来往书信。 他叹了一声:“你知道我向来不喜俗物,当初若不是我父亲的弟子百般恳求,我也不会入朝为官。我原以为他们确实是一心为国,现在看来,所谓鹤山党,与阉党也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为了权位蝇营狗苟,什么国计民生,全然不放在眼里。"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