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郑经书》 (第2/6页)
,重新席卷南方,那周士相可是千古罪人。 刘国轩等人也有这方面的疑惑,一个个紧张的看着周士相。 周士相心中暗叹一声,西班牙人对华人的大屠杀的确令他愤慨,但是郑袭和黄昭说的却也是现实。浙闽刚刚光复,浙江倒还罢了,破坏并不算严重。福建却是一烂滩子,尤其是人口的损失不比两广少,这一点从他南下这一路所见所闻便能知道。 人口的急剧减少破坏的不仅仅是当地的人文居住、生产环境,更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太平军的发展,也限制了周士相的一些部署。 有人才有一切。有人就有生产,有了生产才有钱粮收获,有了钱粮才能打造军队,发展国力。无论周士相对大明朝未来的设计多么领先,多么令人向往,缺少了最基本的人这一环,那他所有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不切现实。 在闽地,为了体现“光复”二字,让福建留了辫子十多年的百姓们能够再次感知大明的好,感知齐王殿下和太平军将士的好,周士相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要百姓去辫蓄发,而是要通过各种措施恢复生产,增加人口,为此他需要提供很多东西给劫后余生的福建百姓。分田分地分房子,给种子粮食、提供耕牛、最基本的医疗体系、教育体系的组建等等,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无一处不要钱,不要投入。从江南士绅及前明降清勋贵、满城得来的大量财富就如流水般从周士相手中流走,他却不能将手指合拢,反而要将手指张得更大,让“钱水”流得更快。 现在的大明,就如一个失血过多的巨人,急需补血。而人口,显然就是血液,粮食则是产生血液的主体。恢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