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从令者死(三更) (第2/4页)
着座骑掩护以弓箭射杀冲进来的太平军。 冲进来的太平军在蒙古兵的阻击下难以进一步扩大胜利果实,第五镇镇将于世忠亲自组织了两次攻势,却都没能击溃当面蒙古兵,一时有些焦急,但也知清军占有地利,这镇子环境又复杂,第五镇没法大范围展开,只能从这处突破点往里填人命,填到清军受不了为止。 “爹,让孩儿带人上吧!” 于世忠独子于佑明见蒙古兵利用战马和房屋做掩护,将己方死死挡住,先突进去的两百多人竟叫蒙古兵射死大半,眼睛不由红了,拿着长枪向他的父亲请战,要求由他带兵从东北方的两处矮墙翻过去抄蒙古兵的后路。 在于佑明的苦苦请求下,加上攻势不顺,于世忠咬牙同意。于佑明出发时,于世忠将自己身上的盔甲脱下给他,又将妻子留下的一块玉佩挂在了儿子胸口,目送儿子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 “父亲,你曾说过,忠臣无后。” 于世忠想到了当年在潮州时,儿子曾对他说过的那句话,他的心微微颤抖,他想出声叫住儿子,但最终他没有这样做。儿子长大了,和做父亲的一样也是大明的军人。军人不历经血火,算什么军人!保护儿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磨练,让他成熟,让他经历血与火,如果不经历这些,他又如何成长。 望着那些正前赴后继向镇子冲去的部下,望着那些身中数箭还在大喊杀敌的部下,于世忠动容了。也许,当年的浑河战场,他的父亲和哥哥们也是这样做的。而他们,都有父母,都是为人子,为人父。身为他们的将军,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冒死战斗,他又凭什么要求他们为自己身后的这面“戚”字大旗卖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