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鲜 和约 白旗家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鲜 和约 白旗家眷 (第3/5页)

而是接连三次。崇德年间,太宗皇帝因怀疑朝鲜暗中通明谋叛,便向朝鲜派出“查勘敕使”,额真英俄尔岱率一部清军坐镇义州,命令朝鲜领议政、都承旨等大臣到义州受审。另派内院官查布海等赍敕书入汉城宣敕,并审视三田渡碑、南汉山城。结果朝鲜举国俱是噤言,无人敢抗拒。

    崇德六年,正当锦州战役进行之时,朝鲜王廷密通于明朝“汉船”,并接济粮馔,且朝鲜民众多有“潜通中原”者。这一情况被清廷掌握,清廷再次派出“查勘敕使”,朝鲜上下震惧。清使入汉城后,先住三田渡视察碑阁,再会同朝鲜大臣审案,当场诛杀潜通明朝的黄一皓、崔孝一族属,令朝鲜“百官聚观其尸”,及到义州,又将朝鲜越境采参人枭示于境上。这一次,朝鲜举国仍是寒颤,无人敢有异议。

    崇德七年,太宗皇帝又派出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查勘敕使”,命令朝鲜国王将领议政崔鸣吉为首的朝鲜大臣押送凤凰城待审。清使固山额真英俄尔岱、户部承政车尔格、内院大学士刚林、学士罗硕等携朝鲜世子进驻凤凰城执行审讯,结果崔鸣吉等数位朝鲜大臣被判有罪,押解至沈阳拘囚。因朝鲜高级将领林庆业逃往明朝以及告密者李珪被朝鲜国王抢先密旨处死,太宗皇帝又派罗硕等人赍敕入朝鲜,追问林庆业下落,并追究国王擅杀李珪之罪。

    除此之外,刚林等又将朝鲜王廷反清派大臣械送沈阳,同时被捉囚沈阳的还有林庆业的兄弟家属等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再遣户部启心郎布丹等前往汉城,宣谕百官,次谕都民,公布查案结果。使臣沿途向朝鲜官民宣谕皇敕,“盖彼中重其事之意也”。此次查勘历时半年,在清廷强力压迫下,朝鲜不得不改奉大清正朔,与明朝反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