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缓 (第6/7页)
郑成功思来想去,放弃了走陆路的打算,决定由水路进发。结果由于郑军所乘海船形体巨大,逆水而上,又不顺风,靠纤挽才能行进,以致周士相接到江南这一军情时,郑军在江上已经行了八天,却离南京仍有两三天路程。 ........ 除了军情司辗转从江南发来的军情外,韶州的唐三水也提供了有关江南之战的最新动向,两相佐证,江南发生的战事便大体呈现在了议事厅内就坐的北伐军诸将的面前。 苏纳“哧笑”一声,对众人道:“郑军诸将鼠目寸光,他们不习水土,难道江南那些满汉兵马就习水土了吗?兵贵神速这个道理,便我从前为满州人时不识一字也懂,他郑军上下十数万,就无一人懂?这拖拖拉拉的,不是给了郎廷佐和硕尔辉、管效忠活命的机会么?就这耽搁的功夫,我估摸着南京附近那些清兵早赶去了,安庆的岳乐可是满州亲王里难得的知兵之人,不消说,这会只怕也带兵增援南京去了。延平这一仗,我看悬,弄得不好,很可能无功而返。” 十五镇镇将齐豪却不同意苏纳这个看法,他道:“镇江一战,驻防南京的满州八旗算是全军覆没了,江南那些兵又多是绿营,就算南京得到了援军,恐怕也不是郑军十来万大军的对手。延平走了水路,拖是拖了些,但大军真兵临城下,清军怕也守不住南京。” 苏纳笑了笑,摇头道:“郑军十来万大军不假,可多是水军,真正陆上能战的兵马顶天也就两三万。想要攻下南京城,两三万兵马是不顶用的,要知道那南京城可不得了的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