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铭通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铭通虏 (第2/4页)

地区坚持抗清的驾前军纷纷从林中走出,接受吴军改编。洪承畴将他们编为两营兵,一营为“忠勇”、一营为“义勇”,忠勇驻贵州,义勇开往重庆。

    洪承畴又以贵阳原孙可望“国主府”为永历皇帝行在,设内阁,置六部。吴三桂尚在贵阳时意要洪承畴出任内阁首辅,洪却坚辞不就,只要吴三桂以永历名义召回在夔东的文安之,以文为首辅。吴三桂问其为何不肯就首辅,洪道出心声,曰“心亏,名亏”。

    洪的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让吴三桂信服,倘洪承畴心亏名亏,他吴三桂岂不是处处都亏。最后,洪承畴坦言他已年老,此生不复其他追求,但求能为长伯之萧何,死亦无憾。(作者注:长伯,吴三桂字)

    吴三桂领军入川入陕后,洪承畴一边治理云贵,一边殚精竭虑为吴军筹措粮草。云贵本就贫瘠之地,当年孙可望治云贵,年年大熟,遂有力支撑了大西军出滇抗清,但经清军南下一路屠戮摧残,不仅民众十不存二三,田地也荒废得厉害。

    吴军本为清军,南下之初军粮乃是清廷集举国之力从东南调运而来,太平军攻入湖广,一下切断了西南清军粮草,再加上南都沦陷,遂使吴三桂有动摇心理。尔今吴三桂举起反清复明旗号,麾下近二十万众,单靠原先军粮积储和云贵不多的粮草收入,自是难以支撑大军作战。这也是为何吴三桂迟迟不愿反正的原因,他担心一旦举兵,粮草无法支撑他打入汉中,夺取陕西。

    洪承畴知这学生性犹豫,毅然相劝其举兵,直言多尼入川尽失人心,吴军一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