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02节 (第2/7页)
一场雪降临,唐朝的近三百年里,光是长安地区有记录的‘冬无雪’、‘无冰’,就超过了二十七次,不仅在次数上远超其他定都长安的朝代,而且在频率上,也到了几乎十年一次的暖冬。” “关于气温,反应最敏感,最为典型的一个动物,其实是大象。” 姜星火微笑着说道:“你们应当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可在接下来的南北朝时,你们听过有关于象的事情吗?定然是没有的,因为气温下降大象已经不得不迁徙到如今的云南布政使司地区了。而一直到了隋唐时期,长安的皇宫里,才重新出现了大象这种动物。” 姜星火话锋一转:“当然了,气温升高,对于农耕民族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完全是好事。” “因为对于一些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来说,他们也同样具备了大量生产粮食,继而支撑起一个辉煌文明的能力。” “否则,为什么会在某些地区,除了这段特殊的温暖期,都没有诞生过强大的王国呢?” 李景隆的瞳孔微微一缩,出声说道:“你是说,吐蕃?!” 听到这里,朱高煦也醒悟了过来。 “正是吐蕃。” 姜星火问道:“难道你没有发现,吐蕃的崛起,跟唐朝,几乎是同一时间吗?而巧合的是,吐蕃的衰落,跟唐朝也几乎是同步的。” 李景隆摇了摇头,虽然他之前从未想过,可是经过姜星火这么一说,他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隘并不简单,也绝非偶然。 换句话说,这里面跟气温和降水,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便是因为,在温暖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