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4节 (第3/7页)
造反自然就要有号召力,古往今来能够起事的,都是当地有名的人。 一天见一见这些拜访者,和他们交谈两句,花费的时间不多,却能维持苏泽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苏泽虽然风尘仆仆的赶回来县城,还是和这个拜访的中年人见了面。 “苏先生。” 对方拱手为礼,苏泽连忙说道:“长者叫,不敢当,若是不弃叫我表字汝霖就行了。” 汪道昆对苏泽更满意了,苏泽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名声而骄傲,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 作为一省督学,汪道昆自然见过不少狂妄的士子,而真正有才学的苏泽这么低调,确实让他很高兴。 “在下姓王,字伯玉,经商至此,路上拜读了汝霖的文章,所以才来叨扰拜会的。” 汪道昆又说道:“我们平辈论交,如何?” 苏泽看对方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只是一板一眼显得有些老成,于是也说道:“伯玉兄。” “汝霖兄,我家是南直隶徽州府的,家中也有印书的产业,想向您购买《牡丹亭》全册,带回去印制。” 汪道昆这个确实没说谎话,他出自于徽州府歙县望族,徽州府的大家族从会经商,他家也确实有印书坊。 原来是买书的啊。 自从牡丹亭火了之后,确实有外地商人出价购买全套的戏文,苏泽都是照单全收,要价五百两银子,一笔将《牡丹亭》卖断。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又没有版权法,外地的商人真的要印,苏泽还能跑出南平和他们打官司吗? 大明朝的版权意识相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