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181 三足鼎立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1 三足鼎立 (二合一) (第2/11页)

人用金粉抄写经书放置于两侧。

    能用行动去解决问题,王振其实就已经超越常人了。但他最聪明的一点还在于不揽功,做完这一切后让小皇帝朱祁镇去向太皇太后张氏进言。

    “母后大德,子无以报,已命装佛一堂,请致功德寺后宫,以酬厚德。”

    佛像到底是谁打造的,以太皇太后的权势能不知道吗?

    恰恰王振这“低调”的做法,既照顾了太皇太后的颜面,又压制住了后宫在外留宿的非议,更增进了太皇太后跟皇帝的亲情。

    有这么一个贴心的太监服侍办事,不被重视才奇怪了。

    至于最后的“三杨”,别的不多说,宦官进入内阁这个先例,就是他们给王振开的!

    对于人心的极致掌控,只要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利益冲突,王振往往都会让对方感觉如沐春风,受益良多,甚至心中引以为知己。

    就好比对待沈忆宸,从最开始的殿试状元,到如今的掌军封爵。每一份筹码都卡在关键的时间点,如同雪中送炭一般及时,没有长久的敏锐揣测是做不到的。

    更重要王振还情商手段拉满,被沈忆宸拒绝后以他的权势地位硬是忍住没翻脸。相反还曲意逢迎,时不时出手相助一把,打造利益捆绑的既成事实。

    如果沈忆宸没有历史的上帝视角,不知道他是个jianian臣,将与朱祁镇一起葬送大明王朝的国运。

    陡然间遇到这么个权阉“贴心”帮扶,还礼遇有加能达成自己目标,就真的没有一点心动跟感激吗?

    说实话,此刻沈忆宸是有些心动的。

    他心动的原因不是为了什么高官厚禄,一门两爵。而是明明知道历史走向,想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却无人问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