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5 全场瞩目(二合一) (第3/9页)
年轻的解元郎,有何不敢当的?” 陈瀛说罢,还看向了朱勇补充道:“成国公,有时候我都羡慕你有此等好运气,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泰宁侯的语气感慨中夹杂着羡慕,之前他就非常看好沈忆宸,却无法认同他。 原因就在于,品性好坏并不等于成就高低,沈忆宸的出身功名,远远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如今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当初的国公婢生子,成为了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解元郎。来日不敢说能封侯拜相,至少不会再是碌碌无为的无名之辈。 有些时候真是人比人,不能比,自己连个袭爵的儿子都盼不来,成国公朱勇一个被放养的婢生子,却能有此成就,说多了都是泪啊。 并且泰宁侯陈瀛的这声“生子当如孙仲谋”,也因为情绪激动声音稍大了些,吸引了在场不少勋戚官员的目光。 “泰宁侯是在称赞成国公之子吗?” 其中一名礼部官员站的稍远,于是开口朝身边同僚问了一句。 “好像是的。” “朱佶能当此赞誉?” 成国公之子,对于外人而言,自然是想到朱仪跟朱佶二人。 今日朱仪不在场,所以这名官员下意识认为是称赞朱佶。 只不过朱佶在京师的名声,就属实一般,更担不起孙仲谋的称赞,泰宁侯陈瀛恭维的有些过了吧。 “怎么可能,当然说到是新科解元沈忆宸啊。” “你是说成国公府的那个婢生子。” “不然呢?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解元郎,并且深受上官看好,来日前途必然不可估量。” “此言有理,也只有沈忆宸当得起孙仲谋的赞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