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第2/8页)

,蓄清刷黄一旦启动,就意味着没有后路可言。如若修筑的堤坝承受不住水势,溃堤千里的后果,谁又承担的起?”m.zwWX.ORg

    王佑的话语这下不仅仅是朱祁镇觉得有道理,就连参与商议的其他朝臣们,都忍不住暗暗点头。

    自宋朝以来中庸之道盛行,沈忆宸这种“激进”治水方案,成了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败了呢?

    带来的后果可能比这次黄河决堤还要严重,全面溃堤将直接切断漕运粮道,引发国运动荡。

    区区一个正四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拿什么去承担后果?

    朝臣的这种思维,就跟当时沈忆宸从陈涛嘴中,听到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八个大字的想法一样。风险过于严重,不成功便成千古罪人!

    “杨爱卿,你对沈向北治水之事,有何看法?”

    面对殿下群臣一片反对之声,明英宗朱祁镇最终还是把目光看向了杨溥。

    进入寒冬后,杨溥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两个月接连几封上疏乞骸骨。身为先帝托孤五大臣,内阁三杨时代最后的领军人物,朱祁镇对于他的感情是复杂的。

    有感激,有敬重,同样也有被管教后的反感跟厌恶。

    但真到了杨溥要致仕的时候,朱祁镇更多的是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有这么一位老臣坐镇朝野,他感到很安心。

    “咳咳咳……”

    面对皇帝的点名,杨溥重重的咳嗽了几声,脸色有着一种病态的苍白。

    “治水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想要享受千秋之利,就得付出当代之功。”

    “沈佥宪的《两河经略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