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207 处理完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7 处理完毕 (第4/7页)

食都会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从而拉低了米价。

    很多大商户就会趁着这个时机,大肆收购便宜米粮运输到北方售卖。同时冬歇期的农户们,也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运粮,赚取些银钱补贴家用。

    如果能直接在运河上收购米粮,不但解决了缺粮的困境,甚至还省去了长途跋涉陆地运输的损耗,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却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沈忆宸的面前,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因为名义上沈忆宸是来治水的,赈灾并不在他的出使任务范围之内。而实际上治水却与赈灾一体,如若处理不好灾情,治水之事根本就无从谈起。

    靠着一群马上就要饿死的灾民去大修水利,那不是开玩笑吗?

    但朝廷拨付的水利款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到位,佥都御史也没有全权掌控一省财政的权利。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沈忆宸现在这般指令阳谷县众官吏,都能称得上是越权了。

    “阳谷县存银恐怕也不多,支撑不起大肆收购米粮。”

    沈忆宸面露难色,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这里数万张嘴。

    “东主可用整肃吏政的理由,召集山东布政司官员到阳谷县议政,再由他们去征调各州府存银。只要能撑过这段时期,朝廷户部、工部的水利银就会到位,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卞和不愧担任幕僚多年,很快就想到了解决之法。既然没有直接权限去调用一省财政,那么就用间接迂回方式达到目的。

    权力这东西永远都是自下而上的,只要能拿捏住山东布政司官员,就能让他们听令行事!

    “卞先生足智多谋,本官在此谢过!”

    沈忆宸拱手向卞和道了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