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时代_第136章一个人的科幻电影(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一个人的科幻电影(求订阅!) (第2/8页)

工业高科技朋克感,而内地那些成名已久的一流美术师,画出来的恐怕就是另一个画风了。

    ......

    面对媒体的再三追问,李谦又强调了一遍,自己拍的就是科幻片。

    记者们也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一个个都异常激动起来。

    这些记者大多年纪不大,也追求新鲜的事物,对他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科幻类型绝对是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了。

    更何况,新世纪以来,国内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也是极具话题性的。

    “那李导您好,这部《月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月球上吗,投资多少呢?”

    好家伙,都用上了您了。

    对科幻片来说,投资肯定是不会低的,高投资意味着更多精彩的特效、大场面。

    反之...那还是别看了。

    “成本大约接近三千万。”

    李谦说出一个数字,制作成本1300万,宣发 拷贝1400万,总成本2700万,接近三千万也没毛病。

    现如今的大多数电影对外公布成本的时候,也是连宣发费一起算进去的。

    但是,哪怕李谦往高了报,现场记者们还是蒙圈了。

    开什么玩笑!

    三千万成本的科幻片,那能叫科幻片嘛!

    《导火线》、《男儿本色》这样的动作片都要六七千万成本,更何况是以特效著称的科幻片了。

    刚才好不容易相信李谦真的要拍科幻片,现在立马又陷入了怀疑。

    “李导,你确定三千万成本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