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3 (第4/4页)
“在生产队确实屈才了。” 要早几年毕业,她又是地道北京人,家里有关系,说不定跟着领导人出访和会谈的就是她了。 造化弄人啊。 这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不独降临到她一个人身上。别人感慨可以,唯独本人不能附和,不然就是违反“两个凡是”。黄柔忙低着头说:“没有没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蔡厂长毕竟年纪大些,跟段书记交情深,所以对同为北京老乡的黄柔也更亲切些,“没事,我们理解。” “对了老蔡,咱们厂不是要筹建家属幼儿园和小学嘛?我看小黄老师是个人才,不如来小学上班吧,组织关系我帮她协调。” 黄柔一愣,来厂里上班?“这……这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去年已经做了就读意向摸排,百分之九十五的职工都愿意把孩子转过来呢。”三分厂的职工都是市里过来的,每天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回,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夫妻俩在大河口,孩子却在市区,谁来照管是个大问题。 现在厂里正在向市里申请,能不能建几栋宿舍生活区,因为这耗资巨大,牵涉利益众广,上头批复还没下来,但筹建幼儿园和小学却是早就定了的。 “这不,新校区选址就在那儿。”书记指着竹林道,那里果然有拖拉机在作业。 “春季学期开学后,先把孩子安排在食堂旁就读,到秋季学期新的教学楼应该就能投入使用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年后差不多就来报道吧。” 崔建军惊讶,要知道厂幼儿园那可是厂子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待遇比一线工人高不说,还清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